<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欢迎访问365bet外围网站_365bet手机下载_365bet体育在线投政法网!

        政法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这一棒,他们整整接力了十年(报告文学)

        时间:  2022/6/13 11:18:28  

        这一棒,他们整整接力了十年(报告文学)


        □程 华


        2010年11月22日,小雪。一场冷雨过后,空气愈发阴湿。


        清晨,荒山上一处工地。看门狗摇头摆尾跑进老张头的工棚,嘴里含混地“呜呜”叫。昏黄灯光下,老张头发现狗嘴里叼着一块肉。


        这两天停工待料,工人都下山去了,荒山野岭哪来的肉?见狗又兴奋着朝外跑,老张头心头犯嘀咕,就跟在后面,一直跟到荒草丛里……


        “杀人啦——”“扑棱棱”一群鸟儿四散惊飞。


        问号


        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迅速成立了专案组。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卿松等几十名民警进入现场。


        那片山地尚未开发,地形复杂大起大落,最陡处坡度约75度,要寻找被肢解的人体就必须索降下崖。整座山林木森森,乱草荆棘齐人高,两步开外连站着的是谁都看不清。


        红蓝警灯无声闪烁。刑警们一身泥水满头草叶,手上脸上道道血印,如此连续几天,山上荒草、刺藤几乎被铲净后,他们终于搜到了尸块,经法医鉴定,死者是一名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下。


        从山脚仅有的一条土路蜿蜒到顶。泥泞中两行车辙,一看便知是摩托车印。附近人烟稀少,没有监控探头,刑警的足迹往四周辐射,寻至一公里外一个小区,见大门口装了监控。


        赶紧调取视频反复回放。可惜天黑,照明弱,镜头朝向偏,只见一辆摩托车黑乎乎一闪而过,颜色、号牌都看不清。一个早起的厨师说了一件事:凌晨4点左右,他站窗边抽烟,看见有灯光从黑黢黢的山上一路下来,看灯光强弱和移动速度像是一辆摩托车。


        查摩托!


        专案组围绕周边方圆近20公里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仅有300多人的分局抽调五六十名精兵组成专案组,破案的决心与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以当时的刑事技术水平,案侦更多的是依靠人海战术、人力摸排等传统模式。忙活一个多月,盘查摩托车上千辆,走访群众几千人,协查通告也雪片般发出去,案情依旧扑朔迷离。死者到底是谁,来自何方?


        死者身份成谜,也成了专案民警心头的刺。之后多年,刑侦支队支队长何伟老是念叨,此案不破,哪怕将来退休了,心头这结也打不开。


        刑侦支队民警陈冰同样不能释怀。2010年4月,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陈冰在一次现场勘查时被万伏高压电击中,右臂截肢。就在受伤前几天,他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他的职业梦想才刚刚启航……


        “11·22”案发时,他刚从身心双重重击中缓过劲来,正努力试着独自站立、学着单手吃饭、练习用左手与牙齿配合系鞋带。常常摔得头破血流、手被烫起水泡,但他不放弃,他要站起来!看到电视里关于这起案件的报道,目睹屏幕中战友们奔波忙碌,陈冰心头热浪翻涌:我要重返岗位,我还当刑警!


        也许陈冰的坚毅与执着感动了上苍,2011年,他如愿重归警队。他仍不时想起那桩案件,一个问号始终横亘心间:那不知来自何方的亡魂,何时能得安息?


        交锋


        10年,有人履新,有人转行,有人退休,有人去世,当年参战的民警所剩无几,但案件从未被放弃,时时被提起。


        曙光在2020年3月出现。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为办案提供了更强大的助力,DNA检验技术在打击犯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发突出。分局决定重启“11·22”积案专案侦办。


        支队领导殷殷地看着法医李江。李江感到肩上担子千斤重。彼时,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李江从事刑事技术工作刚满5年,但已是分局培养的首个DNA专业技术人才了。要在仅有的这些检材上提取精确的DNA信息极其困难。李江十分清楚此案的难度系数。他查阅国内外文献,也咨询国内一流专家,专家态度模糊:这个……理论上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干!这支刑侦力量有一股狠劲,卿松如此,陈冰如此,李江也如此。技术民警有句话:“我们靠什么与一线战友并肩作战?靠科技,靠大脑,靠不服输的硬劲儿!”


        没有先例没有范本的实验如同暗夜里的一次次摸索,碰壁了,总结,换一种方法再来;再碰壁,再总结,再来。那是在意志与勇气的加持下,希望与失望的一次又一次交锋。


        病理切片用一点少一点,耗完便没了。李江对这些宝贵的检材吝啬得像个抠门鬼,对他自己的时间却大方得如同富豪:没有上下班之分,他一头扎进冷冰冰的无菌实验室,与静默多年的头骨对话,从残存的牙齿里挖掘想要的答案。好几次,似乎看见了希望之光,李江心里又激动又担心,到最后却还是一无所获。


        从3月到5月,李江晨昏颠倒、生物钟紊乱,每天只有一件事:实验、复盘、再实验。妻子和两岁的儿子顾不上管了。陈冰返岗后,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就到单位,他发现有时李江到得更早,甚至通宵就没离开实验室。实验室的门很少开启,队友们不知道他具体忙啥,但知道他是在摸索寻找另一扇“门”……


        直到5月的一天午后。技术大队大队长陈恩想去实验室看看进展,结果在实验室门口与飞奔而出的李江迎头相撞。只见一向内向羞涩的他一把拽住陈恩猛力摇晃:“搞着了搞着了(重庆方言,即成功了)!”陈恩一怔,霎时也兴奋了:“啊?搞着了搞着了!”刑侦支队瞬间欢腾了:“搞着了搞着了!”


        终于提取到了较为完整的DNA数据!他们,离苦追10年的真相,越来越近了!


        水落石出


        “我们上!”卿松手一挥,与战友们“杀”向各区县。在当地治安部门与派出所通力协作下,“包围圈”越缩越小,最后锁定在重庆近郊一户农家。10年前,这家30多岁的刘三失踪了。经采集刘三的儿子的血液做DNA鉴定,结论与荒山上死者的DNA高度吻合。死者身份终于确定。


        明确了尸源,案侦就有了方向,当年摸排调查积累的大量基础资料派上了用场。刘三死前在一家工厂当保安,围绕他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慢慢地抽丝剥茧,嫌疑人邹四浮出水面。刑警几经辗转在一家通信公司抓住邹四时,邹四没有反抗也不说话,但灰白的脸色颓然的眼神已印证了一切。


        这是一起因情感纠纷引发的命案。第一现场在几十公里外的郊区。邹四杀了刘三后分尸,趁天黑,骑摩托车抛尸于荒岭。


        全分局沸腾了,许多当年的参战民警击掌相庆。有人兴奋地说,“向科技要警力”真不是盖的!今后办案更有信心了!有人马上纠正说,你这话也对也不对,科技再强大,若非掌握技术的人才高度敬业敢于攻坚,沉冤昭雪怕也是遥遥无期。胖乎乎的卿松笑着补充,以上我都同意!还有当年基础工作扎实,资料保存完好,此次各警种高度协同配合同样功不可没。总之此案就像接力,一棒接一棒,一棒都不能少。


        是的,这一棒,多少人整整接力了10年。这一棒,接得艰难,传得执着,跑得坚定,最后的收势有力而漂亮。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李彩霞